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长江上游南岸、重庆东部、三峡库区腹心,是以古代巴人为主体,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的土家族栖息地之一。石柱县东接湖北省利川市,南连重庆市彭水县,西南临重庆市丰都县,西北界重庆市忠县,北与重庆市万州区接壤。全县幅员面积3014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7个镇、13个乡,户籍人口54.86万人,常住人口37.80万人,有土家族、汉族、苗族、独龙族等29个民族。
区划名称 |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
---|---|
行政级别 | 自治县 |
区划代码 | 500240 |
辖区面积 | 3014 km2 |
人口数量 | 37.80 万人 |
车牌代码 | 渝H |
电话区号 | 023 |
邮政编码 | 409199 |
行政驻地 | 新开路19号 |
气候条件 | 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 |
地理位置 | 长江上游南岸、重庆东部、三峡库区腹心 |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面积 |
南宾街道 | 500240001 | |
万安街道 | 500240002 | |
下路街道 | 500240003 | |
西沱镇 | 500240101 | |
悦崃镇 | 500240103 | |
临溪镇 | 500240104 | |
黄水镇 | 500240105 | |
马武镇 | 500240106 | |
沙子镇 | 500240107 | |
王场镇 | 500240108 | |
沿溪镇 | 500240109 | |
龙沙镇 | 500240110 | |
鱼池镇 | 500240111 | |
三河镇 | 500240112 | |
大歇镇 | 500240113 | |
桥头镇 | 500240114 | |
万朝镇 | 500240115 | |
冷水镇 | 500240116 | |
黄鹤镇 | 500240117 | |
枫木镇 | 500240118 | |
黎场乡 | 500240203 | |
三星乡 | 500240204 | |
六塘乡 | 500240205 | |
三益乡 | 500240207 | |
王家乡 | 500240208 | |
河嘴乡 | 500240209 | |
石家乡 | 500240210 | |
中益乡 | 500240213 | |
洗新乡 | 500240214 | |
龙潭乡 | 500240216 | |
新乐乡 | 500240217 | |
金铃乡 | 500240218 | |
金竹乡 | 500240219 |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建制沿革
石柱之地,古为《禹贡》梁州之域。
西周、春秋时,属巴国“南极黔涪”领地。
战国时期,先后分属楚黔中地、秦黔中郡。
秦至东汉年间,以境内七曜山为界,分属巴郡、黔中郡和临江县(今重庆忠县)、涪陵县(今重庆彭水县)。
三国至十六国成(汉)时期,属涪陵郡涪陵县。
南北朝宋时,县地改属巴郡。齐,属巴郡临江县。梁,属临江郡。北周,初属临江郡,武帝保定初(561年)属临江地分置的南都郡源阳县,建德四年(575年),属南都郡源阳县改名的怀德郡武宁县(今万县武陵镇)。
隋,县地属临州武宁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浦州(今重庆万州区)之武宁县西界地置南宾县,为石柱建县之始。
五代十国、前蜀、后蜀循唐制。
北宋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循唐制,隶忠州。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石砫安抚司,马定虎受封石砫安抚使,建立局势机构,节制九溪十八峒。
元初,在南宾县地设立为石砫军民府,后升为石砫军民宣抚司。元末,明玉珍据蜀,建立夏政权,改为石砫安抚司。
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石砫宣抚司,隶重庆卫;十四年(1381年),撤销南宾县,改为南宾里。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改隶夔州卫。天启元年(1621年),石砫女宣抚使秦良玉勤王有功,升石柱宣慰司,隶夔州府(今重庆奉节县)。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石柱宣慰司隶川东道夔州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土归流,置石砫厅,仍隶夔州府。二十六年(1761年),升为石砫直隶厅,直隶四川省。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石砫县,隶川东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隶四川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酉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隶四川省第九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万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正式成立石砫县人民政府,隶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1952年,隶四川省涪陵专区。1959年,改为石柱县。1984年,成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隶四川省涪陵地区。1988年,改隶四川省黔江地区。
1997年6月18日,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随黔江地区改隶重庆。
2000年7月,直隶重庆市。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柱县地处长江上游南岸、重庆东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处东经107°59-108°34、北纬29°39-30°33之间。东接湖北利川市,南临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靠重庆丰都,西北连重庆忠县,北与重庆万州区接壤。县境南北长98.30千米,东西宽56.20千米,幅员面积3014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
石柱县地处渝东褶皱地带,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呈起伏下降。县境为多级夷平面与侵蚀沟谷组合的山区地貌,群山连绵,重峦叠嶂,峰坝交错,沟壑纵横。地表形态以中、低山为主,兼有山原、丘陵。西北方斗山背斜、东南老厂坪背斜,顺北东、南西近似平行纵贯全境,形成“两山夹一槽”的主要地貌特征。
按海拔高度分为中山、低山、丘陵3个地貌大区:海拔1000米以上为中山区,面积为1940.4平方公里,约占石柱县幅员的64.4% ;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为低山区,面积有885.1平方公里,约占石柱县幅员的29.4% ;海拔在500米以下的为丘陵区,面积为187平方公里,约占石柱县幅员的6.2% 。海拔相对高差1815.1米,最高点为黄水镇大风堡(1934.1米),最低点为西沱镇陶家坝(119米)。
按类型分为黄水山原区、方斗山背斜中山区、老厂坪背斜中山区、石柱向斜低山区、西沱向斜丘陵区5个地貌单元;单个地貌主要有山、岭、洞、坪、槽、沟散布石柱县境内。
气候特征
石柱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特点。日照少,气候垂直差异大,灾害性天气频繁。年平均温度16.5℃,极端高温40.2℃,极端低温-4.7℃。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石柱县面积301406.13公顷,其中耕地56389.23公顷,园地5059.36公顷,林地184269.53公顷,草地26274.1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342.4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430.7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927.7公顷,其他土地10712.95公顷。
矿产资源
石柱县探明的金属矿有铅、锌、铁、硫铁矿、铜、砂金、镉、锗、银;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石英砂岩、白云石岩、磷、含钾页岩、萤石、重晶石、盐卤水、陶瓷粘土、高岭土、泥岩、页岩、煤、天然气。其中,石灰、石英砂岩、铅锌、煤、天然气储量分别为200亿吨、1.37亿吨、107.60万吨、1.61亿吨、155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石柱县已查明的野生植物共2216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有荷叶铁线蕨、水杉、红豆杉、珙桐等40种;有马尾松、柏木、红色薄皮马尾松、珙桐、白桦等树种715种,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一级保护古树128株;毛竹、冷竹、斑竹等竹类24种;中药材1700余种,其中常用中药材206种。
有野生动物470种,其中鱼类124种,属国家保护动物有小鸨、白鹗、水獭、中华鲟、岩原鲤等52种。
水能资源
除长江过境水流量外,石柱县年平均径流量22.8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0.95瓦千瓦。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口民族
人口
石柱县是以古代巴人为主体,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的土家族栖息地之一。
2018年未,石柱县户籍总户数19.48万户,总人口54.86万人,常住人口37.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6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43.94% 。公安户籍口径出生人口5950人,出生率10.85‰,死亡人口3660人,死亡率6.67‰,公安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4.18‰;计生户籍口径、居住口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64‰、4.20‰。
民族
石柱县共有民族29个,包括土家族、汉族、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独龙族、侗族、哈尼族、瑶族、朝鲜族、满族、回族、布依族、藏族、壮族、彝族、黎族、傣族、鄂温克族、畲族、珞巴族、佤族、白族、水族、土族、塔吉克族、门巴族、基诺族、撒拉族。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名优特产
石柱黄连
黄连为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在土壤里生长留蓄时间长,从播种到收获需要5—7年时间,对土质、气候、阳光、肥料要求特殊,选择性强。石柱是我国黄连的原始产地和久负盛名的“黄连之乡”,素以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规模大、产量甲全国、品质优良而闻名,人工栽培历史已经700年,种植规模和产量约占全国60% 和世界40% 。全县拥有宜连地总面积70多万亩,常年保持在地黄连5.76万亩。石柱黄连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取得《造林栽连》《黄连轮作技术》《黄连选种研究》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项目“黄连大品种开发”,通过首批道地药材认证,批准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石柱莼菜
莼菜为珍贵的野生水生蔬菜,素有“水中人参”“植物锌王”的美誉,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石柱莼菜得天独厚,品质最佳,享“天生天养、食之瑰宝”之美誉。石柱莼菜在地面积1.4 万亩,占全球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年产量1.4万吨,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莼菜生产区,并建成国家级出口莼菜质量安全示范区。
石柱辣椒
石柱是“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百强县”。自2001年开始,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辣椒产业,成立县辣椒行业协会,培育辣椒专业合作社34个,2010年中国调味品协会授予石柱县“中国调味品原辅料(辣椒)种植基地”称号;石柱辣椒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A级绿色食品认证”,石柱红辣椒干被认定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石柱红辣椒被认定为“重庆市著名商标”;成立石柱县辣椒研究所,培育石辣、石椒等辣椒品种18个,建立三级辣椒良种繁育体系,发布实施地方标准17个,集成《石柱红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2018年,全县种植辣椒面积30万亩、年产鲜椒27万吨、总产值16亿元。
石柱蜂蜜
石柱县中蜂养殖历史悠久,是“中华蜜蜂之乡”。创建 “石柱中华蜜蜂”地理商标,积极打造中益乡蜜蜂特色小镇。2018年,中蜂产业已覆盖全县33个乡镇(街道)、179个行政村,蜂农6879户,饲养规模达11万余群,年产值高达2.0亿元。建成中华蜜蜂保种场2个、良繁场5个、中蜂养殖家庭农场36个、高品质蜂蜜溯源基地5个、蜂蜜加工企业2家。
土家鞋垫
土家鞋垫俗称土家花袜垫,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挑花刺绣品。图案有绣给友人的“八角回”、“四叶草”;绣给恋人的“红豆花枝”、“龙凤呈祥”;绣给丈夫的“万字格”、“鸳鸯戏水”等等,是土家女子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土家咂酒
土家咂酒源于隋末唐初,以糯米或高粱、玉米、小麦为原料发酵酿成,贮藏于瓦坛子,浓度低、味甘甜,用竹、麦、芦管吸吮。土家咂酒是土家族人庆祝喜庆节日、欢迎贵宾的“喜庆酒”。
西兰卡普
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1957年土家族织花能手精心制作的“开发山区”图案的“西兰卡普”,融会了传统技艺,倾注了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被选入中国工艺美术品展销会,到东欧各国展出,获得各国人民和专家的赞赏。
石柱“倒流水”豆腐干
“倒流水”豆腐干,“制作传统、精于泉水、工艺讲究”。 整个制作工艺要求步步到位,力求精细,主要精华还在于在流水乡场边上“水井湾”竹林山中有一龙洞泉水井,夏天冰冷刺骨,清凉爽口,在炎热夏季凡路过此地行人便有凉爽之感,并喝上一口以解热止渴,其水制成的豆腐干,味道独特,品质细嫩,清香扑鼻,口感可佳。是食用和送亲馈友的佳品,可切片、丝、丁热炒、凉拌、烫用,或烤着吃都十分惹人喜爱。
都巴
“老深山”纯天然都巴粉,又名蕨根粉,是用珍稀植物———野生蕨的根制作的淀粉。被人们誉为“黑色食品”,古人以“堆盘吹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的诗句赞美。它不仅粘糯爽口,还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润肺止咳、防癌、降血压之食疗功效。是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招待贵宾和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味。
椒盐洋芋
将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放进菜油,放在锅里炕,翻来覆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食用,微泛油光的土豆吃入口中却不会觉得油腻,土豆的香味与佐料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真是松软香甜。
土家阴米茶
每年冬季,土家山寨的农户都将今年收成的糯米经过蒸、晒、搓、揉、阴等工序,阴干而成“阴米”,食用时,用油炒煮阴米,混上甜蜜的米糟,土家人还煮上几个荷包蛋,起锅即成“阴米茶”。阴米茶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工艺奇特,是渝东南武陵山区石柱土家山寨奇特的风味小吃,具有滋阴补肾、增进食欲的功效。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风景名胜
石柱县旅游资源集中体现出绿色生态、土家风情、历史文化三大特色。原始森林大风堡、土家乐园毕兹卡绿宫、高原明珠太阳湖和月亮湖、中国一号水杉母树、天然画廊油草河等景区景点和喀斯特地貌大观园千野草场、明清古镇西沱古镇、千年古刹银杏堂、秦良玉古战场遗址万寿寨等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上。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属巫山沉积岩中山地貌,最高海拔1934米,最低海拔800米,平均海拔1600米,总面积4200公顷。2017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森林与人类》杂志评选的第三届“中国森林氧吧”称号。
黄水风景名胜区
黄水市级风景名胜区于2000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总面积10160公顷。是集山地、森林、奇石、溪谷等自然景观于一体,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考教育为主要功能,并具有土家族民族特色的山岳型市(省)级风景名胜区。包括景象万千的地貌景观、瑰丽多姿的水体景观、苍郁婀娜的森林景观、丰富多彩的动物景观、土家族民族特色5大类32个景点。
黄水药用植物园
黄水药用植物园位于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中,是重庆首个以“药”为主题的植物园,也是重庆首个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科研科普、标本陈列、黄连苦文化和土家风情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生态旅游景点,为国家AAA(3A)级旅游景区。
大风堡原始森林风景区大风堡原始森林风景区属巫山山系七曜山余脉,主峰海拔1934米,是石柱县最高峰和重庆东部最高山峰,有“渝东第一峰”美誉。景区内有“十二花园姊妹山”、小风堡、卧牛石、油草河、摩天坡、三层岩、狮子岩及牛路口古蜀道、万胜坝土家民居、新开寺遗址、大石桥、跳墩河、八角庙等自然人文景观20余处,为国家AAAA(4A)级旅游景区。
土家乐园毕兹卡绿宫
毕兹卡绿宫位于黄水镇,海拔1560米。区内森林茂密、苍挺葱绿、瀑飞溪碧、沟壑纵横,有森林迷宫、土家乐园、山路十八弯、摆手堂、树屋、旱冰场、弹琴蛙池、森林拓展训练等景点,为国家AAA(3A)级旅游景区。
千野草场
千野草场景区位于方斗山山脉岩口至瓦屋沿线,全长22公里,离长江口岸西沱镇仅30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区域面积3300公顷。景区内资源类型独特,具有万亩草场、万亩火棘、万亩石牙、万亩森林四大特色旅游资源,为国家AAAA(4A)级旅游景区。万寿山
万寿山地处石柱县城东部,平均海拔 800 米、最高海拔 1530 米,位于神秘的北纬 30 度,山体奇峰突兀、巍峨挺拔,山顶平阔、四周险峻,是明末清初著名巾帼英雄秦良玉筑寨御敌的古战场,独占石柱“老八景”中的“石柱擎天”“万寿连云”两项美称。有悬崖栈道、歇马台、秦良玉兵寨遗址公园等景点。
秦良玉陵园
秦良玉陵园位于重庆石柱县城东3公里,始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是秦良玉陵寝墓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陵园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由陵园区和秦良玉家庙三教寺两部分组成。三教寺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由大山门,藏经楼,三清殿,玉皇殿,大佛殿及厢房等建筑组成。
龙骨寨风景区
龙骨寨风景区位于重庆石柱县东南部,毗邻万寿山景区,与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遥相呼应,是集避暑休闲、动植物观赏、科普考察、生态环境保护、佛教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山岳型森林佛教旅游胜地。
西沱古镇
西沱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原名西界沱,古为“巴州之西界”,因地临长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北与忠县石宝寨隔江相望。西沱古镇云梯街有“万里长江第一街”的美誉,是因盐而兴的古街道,沿线分布有生记客栈、张爷庙、万天宫、上盐店和下盐店、二圣宫、禹王宫、食品站、永成商号等明、清、民国建筑遗址。西沱古镇2003年被列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评为“巴渝新十二景”之一,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最具活力小城镇”,2015年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2016年入选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记住乡愁》栏目拍摄地。云中花都
云中花都位于重庆市土家族自治县冷水镇八龙村,处处洋溢着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园的气息。云中花都地处七曜山山脉,属于原始森林地区,是湖北进渝的首站。现拥有5D云端吊桥、3D空中漂流、蓝莓园、软锁悬桥等体验项目。
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
七曜山地处重庆东南部,绵延千里,因山系中有七座高耸的山峰,似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而得名,是以七曜山侏罗山式褶皱构造为主体,以地貌景观为主要地质遗迹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园内分布七曜山景区、金铃景区、马盘溪景区,以及大小锅圈地质遗迹保护区。2018年2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拟授予的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入选其中。
万寿古寨
万寿古寨以土家山寨与吊脚楼建筑为载体,历时3年时间完成主体建筑。2013年初,土家特色餐饮、土家民俗歌舞表演、健身步游道开始行对外接待游客。万寿古寨现已建成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寨内设有石柱土司文化陈列馆、土家族民俗陈列馆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是重庆市第一家少数民族特色山寨,国家AAA(3A)级旅游景区。
银杏堂
银杏堂,坐落于河嘴乡银杏堂村盘龙山,素有“渝东名刹”之称,为石柱佛教的祖庭,宗教地位极高,历史上与著名的西南佛教祖庭梁平双桂堂齐名,并称“川东二堂”。银杏堂是石柱境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群,是典型的巴蜀山地寺庙建筑,大量使用石雕、木雕、壁画、灰塑等建筑装饰手法,衬托出佛寺的威严庄重。银杏堂也是渝东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佛教建筑群,整体结构保存完整,建筑装饰精美,是川渝地区山地寺庙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对研究渝东南地区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199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冷水Lets go游乐世界
冷水Lets go游乐世界以“森林康养,四季游乐”为主题,总体规划面积6000余亩,项目主体为冰雪运动场,建成戏雪道、雪圈道、初级道、中级道、高级道等10余条,以及雪道缓冲和儿童游乐区共3万余平方米,并开设夏季露营、业余高尔夫、原真滑草、七彩速滑、水上游乐等多个娱乐项目。
冷水服务区生态旅游自驾营地
冷水服务区生态旅游自驾营地以先行者的身份拉开了全国“服务区+旅游”发展新模式的序幕,是中国高速第一自驾营地,包括综合接待服务区、景观休闲区、森林度假区、房车露营区和户外运动区等功能板块,内设木屋别墅、集装箱酒店、浪漫帐篷酒店、房车酒店及户外露营五大主题,是集生态旅游﹑会议培训、企业团建、研学旅行、运动休闲、露营、摄影等多业态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