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评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阿拉善右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龙首山与合黎山褶皱带北麓,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8°38′-42°02′,东经99°44′-104°38′之间,东接阿拉善左旗、甘肃省民勤县,南邻甘肃省金昌市、张掖市,西连额济纳旗,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45.25公里。全旗东西长415公里,南北宽375公里,总面积73443平方千米。截至2012年,阿拉善右旗辖3个镇,4个苏木,旗政府驻巴丹吉林镇。总人口26840人(2010年),有蒙古族、汉族、回族、藏族、壮族、土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彝族等11个民族。

区划名称阿拉善右旗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152922
辖区面积73443 km2
人口数量2.684 万人
车牌代码蒙M
电话区号0483
邮政编码737300
行政驻地巴丹吉林镇
气候条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阿拉善右旗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巴丹吉林镇152922103
雅布赖镇152922104
阿拉腾敖包镇152922105
曼德拉苏木152922211
阿拉腾朝格苏木152922212
巴音高勒苏木152922213
塔木素布拉格苏木152922214

阿拉善右旗建制沿革

古为禹贡雍之域,春秋时属秦,秦始皇时置北地郡,汉时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晋为前凉、后凉、北凉所据,唐属河西节度使,宋景德中入于西夏,元隶甘肃行中书省,明永乐初为西部反剌地区,清康熙时和硕特部迁之。清王朝将阿拉善和硕特部按内蒙古49旗之例,编为阿拉善和硕特旗,阿拉善旗由此始建,驻定远营(今巴彦浩特)。清代直属理藩院,中华民国时属蒙藏委员会管辖。

1949年9月,阿拉善旗和平解放,和硕特旗人民政府成立,归宁夏省管辖。

1954年4月,改名为宁夏省蒙古自治区,同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合并于甘肃省,改称甘肃省蒙古自治州。

1955年,改称甘肃省巴彦浩特蒙族自治州。

1956年4月,巴彦淖尔盟成立,下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特市,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1960年8月,中共阿拉善旗西部地区工作委员会成立,筹建阿拉善右旗,由巴彦淖尔盟、阿拉善旗双重领导。

1961年4月22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0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撤销阿拉善旗的决定》。同年5月25日,中共阿拉善旗西部地区工作委员会撤消,建立阿拉善右旗,驻呼和达布苏(今雅布赖盐场旧址)。

1965年9月,旗址迁至额肯呼都格。

1969年7月,划归甘肃省武威地区管辖。

1979年7月,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79年11月,额肯呼都格镇成立,旗府所在地地名由此沿用。

1980年4月,阿拉善盟成立,阿拉善右旗归阿拉善盟管辖。

2006年,阿右旗将原有的9个苏木镇调整撤并为5个。

2011年5月24日,阿右旗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被批复更名为巴丹吉林镇。

阿拉善右旗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阿拉善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龙首山与合黎山褶皱带北麓,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8°38′-42°02′,东经99°44′-104°38′之间,东接阿拉善左旗、甘肃省民勤县,南邻甘肃省金昌市、张掖市,西连额济纳旗,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45.25公里。全旗东西长415公里,南北宽375公里,总面积734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阿拉善右旗地势南高北低,总趋势西高东低,中间地段趋于缓和。平均海拔1200-1400米。南、西南部有龙首山脉、合黎山,中部有雅布赖山山脉,西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在山地与沙漠之间有戈壁、丘陵、滩地纵横交错,其中沙漠占46.6% ,山地占6.5% ,丘陵占33.4% ,戈壁、滩地占13.5% 。

土壤

阿拉善右旗土壤具有荒漠土特征,土壤划分为10个土类、17个亚类、27个土属。

气候

阿拉善右旗地处内陆高原,属暖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平均气温8.4℃,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5.4℃。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降水量8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1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3104.6小时,日照百分率70% 。年平均大风78天。

阿拉善右旗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水资源总量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中,总水量13755立方米(其中咸水13028立方米,淡水727立方米),占地表水的86.3% ;地下水2.3亿立方米,可供开采储量9503万立方米。全年大气降水826.3万立方米。地表无径流,山区有少量泉水和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水,总储量约32417.4立方米/年,其中,巴丹吉林湖泊水有13 755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土地总面积10768.9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万亩,林地面积484.7万亩,天然草场面积6346.7万亩。全旗一级地类8个,二级地类32个。

矿产资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盐、硝、煤、铁、金、镍等44种14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1处,矿点70处,矿化点50处。

生物资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野生植物分属62科,216属,482种。 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3科、4属、8种;被子植物55科、208属、470种。林木植物有梭梭、青海云杉等十几种,饲用植物有绵蓬、芦苇等80多种,药用植物有肉苁蓉、麻黄、甘草、锁阳等120多种。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有家禽品种20多种,野生动物几十种。境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野驴、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石貂、鹅喉羚、盘羊、岩羊等。

阿拉善右旗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阿拉善右旗总人口26516人,有蒙古族、汉族、回族、藏族、壮族、土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彝族等11个民族。

阿拉善右旗历史文化

风俗

春节

蒙古族称之为“白节”,蒙语“查干萨日”。节日前家家置备糖酒、各类奶食品和面食品,以待来访之客。节日期间,牧民穿着节日服饰,相约数十人携带白酒、哈达。骑马、骆驼走群访户,相互拜年。从初一开始设酒宴娱乐,摆羊背子,断断续续直到月底。城镇居民春节习俗与汉族趋于一致。

那达慕

“那达慕”意为“娱乐”之意,为传统集会。多在草场好、牲畜肥壮之年的夏、秋季举行。解放后,全旗举办的那达慕加进了文艺演出、电影放映、文体表演、成就展览等新的内容,同时保留了传统的射箭、赛骆驼、摔跤等体育项目。

敖包会

牧民在空旷的高地,堆积石块,作为祭天地的地方,称之为“敖包”。祭祀时下埋符咒,上置高杆,悬挂布幡。每年农历六月初三,四方牧民会集敖包,焚香叩拜,献哈达,挂彩旗,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祭毕举行传统的体育活动。祭敖包即是一种宗教活动,又是一种娱乐活动。“文化大革命”中敖包会被迫停止。70年代后期,逐步恢复。不但保留传统项目,还增加赛歌、放电影、录像、物资交流等内容。

宗教

阿拉善右旗有基督教、藏佛教两种佛教,全旗共有活佛2人,教职人员168人,信教群众5000人,活动场所5处,分布于库日木图庙、库列图庙、巴丹吉林庙、夏日嘎庙、特布希庙。

特产

阿拉善右旗主要特产有:绒制品、奶皮子、奶酪、奶油、奶豆腐、奶饼、羊肉等。

阿拉善右旗风景名胜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沙漠海拔高度1200~1700米,沙峰相对高度在300~500米不等,是世界上相对高度最高的沙漠,被誉为“世界最高的沙丘”。

曼德拉山岩画

曼德拉山岩画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缘曼德拉苏木西南14公里的曼德拉山中,在18平方公里内,分布着4234幅数千年前的古代岩画,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堪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曼德拉山岩画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形象生动,古朴粗犷,年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和元、明、清各代,记载了当时的经济、文体、生活情景和自然环境、社会风貌。其题材广泛,堪称为中国西北古代艺术画廊,对研究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史、民族史、畜牧史、美术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库热图庙

库热图庙(寺名:方等寺)位于阿拉腾敖包镇树贵境内,距旗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东北167.5公里。该寺庙建于清朝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取名呼热廷苏莫,系蒙古语;呼热廷,院落;苏莫,庙。因庙址南、西、北三面被沙漠所围,形成院墙,故名。是阿拉善八大寺庙之一。较大的寺庙建筑有两座,其中朝格沁多根(大经堂)有49间,满巴殿(医学殿)25间。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人民政府赐“方筹寺”匾额(藏语名达西坡勒吉林)。

库日木图庙

库日木图庙(又称阿规庙,寺名宗乘寺)位于原雅布赖镇哈鲁乃境内,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阿拉善八大寺庙之一,主要经堂座落于雅布赖山崖中的石窟。该寺建筑面积有331.8平方米,经塔8座。

夏日嘎庙

夏日嘎庙位于阿拉腾敖包镇巴音套海嘎查境内,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我旗建筑最早的寺庙之一,现建筑面积792平方米,经塔8座,现有喇嘛31名。